关键词:
PM_(2.5)
PMF模型
组分特征
来源解析
摘要:
基于2020年长沙市7个大气环境在线和离线日均监测数据,分析了PM_(2.5)化学组分污染特征,并采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对PM_(2.5)进行了精细化源解析。结果表明:水溶性离子是长沙市PM_(2.5)中最主要的组分,占64.3%,其次是有机物OM(Organic Matter),占26.6%,水溶性离子中的硫酸根离子(SO_(4)^(2-))、硝酸根离子(NO_(3)^(-))和铵根离子(NH_(4)^(+))是最主要组分;PMF模型识别出5类PM_(2.5)的来源,分别为机动车排放源(36%)、二次生成源(31%)、工业排放源(16%)、生物质燃烧源(9%)和扬尘源(8%);长沙春、秋、冬季分担率最高的排放源是机动车排放,夏季分担率最高的源是二次生成;环保学院二次生成和机动车排放占比最大,为38%和37%,马坡岭机动车排放贡献最大,为42%,高新区环保局二次生成、机动车排放和工业排放三个排放源分担率较为接近,分别为28%、26%和25%。为了进一步控制PM_(2.5)污染,建议长沙市重点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推动燃油汽车电动化等,并且对不同季节开展差异化控制措施,秋冬季重点控制机动车尾气,夏季优先控制臭氧等氧化剂,以降低PM_(2.5)二次生成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