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临床特征
影像表现
文献复习
摘要:
目的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合近年来文献报道,探讨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CT/MRI表现以及病理检查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结果13例腹膜后肿物病理诊断良性肿瘤5例(38.5%),其中囊肿2例(1例内伴出血),平滑肌瘤1例,髓性脂肪瘤1例,神经鞘瘤1例。恶性肿瘤8例(61.5%),其中孤立性纤维瘤1例,脂肪肉瘤3例,平滑肌肉瘤2例,透明细胞癌1例,淋巴瘤1例。恶性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较良性肿瘤体积较大,边缘不规则伴分叶,多为浸润性生长,侵犯邻近组织结构,脂肪间隙模糊,部分可见远处转移,增强扫描多为不均匀中度-明显强化。肿瘤组织起源不同导致肿瘤密度及信号各异。结论PRPT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可在术前显示肿瘤位置、形态、大小、密度/信号、强化方式及其周围组织情况,对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