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氮污染
硝酸盐氮
Iso-Source模型
双同位素示踪技术
浅层地下水
武汉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地下水氮污染成为全球范围内典型的环境问题。为识别浅层地下水氮污染源、贡献比例以及迁移转化特征,采集了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主要供水区地表水样14个、浅层地下水样24个及土样7个,并测试分析了其水化学指标、氮同位素、氢氧同位素等。基于当地土地利用类型,综合水化学及δ^(15)N-NO_(3)^(-)、δ^(18)O-NO_(3)^(-)双同位素示踪技术,判别了研究区地下水硝酸盐氮污染源及迁移转化规律,同时进一步运用Iso-Source模型定量识别了不同氮污染源的贡献比例。区域氮污染类型以硝酸盐氮为主,其中约66.7%地下水采样点NO_(3)^(-)浓度超出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限值(10 mg/L),污水和粪便、土壤有机质以及氨肥硝化为主要NO_(3)^(-)来源,其对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氮的贡献率均值.分别为48.6%、32.9%、18.5%,受较为明显的人类活动影响;进一步结合区域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区域地表水及地下水氮的形态转化主要受到硝化作用影响与控制。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了解蔡甸区氮循环过程及氮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