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气湍流
矢量涡旋光束
光场调控
轨道角动量
相干性
摘要:
随着光场调控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对振幅、相位及偏振等参量单一调控的光束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通过对相位、偏振态等参量联合调控的矢量涡旋光束因各向异性的空间偏振分布和携带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吸引了研究者们的关注,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在遥感探测、光通信等领域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光束在大气环境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湍流的影响,导致其光学特性发生变化,影响传输质量。本文就矢量涡旋光束经大气湍流传输的OAM特性及相干特性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基于螺旋谱理论,推导出矢量涡旋光束经斜程湍流传输后的OAM谱,讨论了修正Kolmogorov大气湍流对光束场分布及OAM谱的影响。利用旋转毛玻璃作为随机相位屏仿真湍流环境,分析毛玻璃粗糙度、转速对不同阶矢量涡旋光束OAM的影响。结果表明:矢量涡旋光束经大气湍流斜程传输,光强分布产生畸变且OAM谱发生弥散,OAM谱弥散程度随斜程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当传输距离不变时,随着天顶角的增大,主OAM模的相对功率会减小,湍流内尺度减小与折射率结构常数增大也均会导致主OAM模相对功率减小。同一传输路径下,随着湍流强度的增大,光束相位奇点强度随之增强,且拓扑荷不变时,偏振阶数高的矢量涡旋光束受到的湍流影响较小。
(2)大气湍流能够显著影响光束的相干性,使其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基于角谱衍射理论,研究了矢量涡旋光束经非高斯随机粗糙面后的相干特性。结果表明:当非高斯随机粗糙面的均方根粗糙度σ﹥0.17mm,矢量涡旋光束的光强分布产生畸变,光束无法维持空心环状结构,并且构成非高斯随机粗糙面的其他参数对光束的影响较小。毛玻璃粗糙度会降低光束的相干性,同一拓扑荷下,毛玻璃粗糙度越大,光束能量损失越大,光束的相干性降低。此外,随着矢量涡旋光束的拓扑荷数增加,其光斑在接收平面上变得更大,从而更多地受到毛玻璃的影响,导致光束的相干性降低。
(3)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推导出矢量涡旋光束经大气湍流传输后的交叉谱密度矩阵解析式,数值分析了传输距离、湍流强度、初始相干度等参数对光束及其光谱相干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光谱相干度在湍流传输中呈衰减振荡趋势,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振荡幅度变得微弱,当传输距离z﹥1500m以后,振荡特性消失。随着近地面折射率结构常数的减小,光谱相干度的振荡幅度越明显。同一传输距离下,随着初始相干度的减小,光谱相干度振荡特性逐渐消失。
本文研究结果为矢量涡旋光束在光通信、光学探测等领域的应用具有理论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