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多智能体优势分解 序列决策 多交叉口 协同控制 强化学习
摘要: 深度强化学习可以利用大序列模型自身的优势,来解决多交叉口交通信号协同控制问题,为此,提出了多智能体序列决策的多交叉口交通信号协同控制方法。首先根据多智能体优势分解定理,利用序列模型的特性将多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建模为序列问题,将实时的多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转变成一个多智能体序列决策问题,充分利用了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决策过程与序列模型预测之间惊人的联系。然后使用小样本Transformer序列模型来在线学习每个智能体的最优控制策略,实现多交叉口交通信号协同控制,解决了集中训练分散执行的训练模式很难覆盖多智能体交互的全部复杂性,随着智能体数量不断增多,导致最优联合值函数求解更复杂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交通信号控制算法的性能并降低其实现的复杂性。
摘要: 一、单选题 1.D 2.A 3.C 提示:圆x2+y2y+4x=0可化为(x+2)2+y2=4,圆心为 O1(-2,0),半径为2.圆x2+yy2-4x一 60=0 可化为(x-2)2+y2=64,圆心为 O2(2,0),半径为 8. 设动圆圆心为点P,半径为r,圆P与圆O1外切于点 M,圆P与圆O2内切于点N.
关键词: 组合导航 非连续定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摘要: 高超声速飞行器主要采用卫导与惯导组合制导的方式进行导航定位,在导航战环境下飞行器因敌方电子干扰或飞行器飞行姿态变化,导致卫星信号间断或出现定位非连续的现象,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最终的制导精度产生重大影响。针对该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卡尔曼滤波组合制导方式与惯导不定时修正的重调式组合制导方式,对算法原理及实现方法做了介绍,并采用蒙特卡洛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研究,对两种方式的性能特点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惯导的不定时修正可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制导精度从300m量级降低到20m~40m量级,且相对于重调式组合制导方式的纯位置速度修正方法,进行不定时姿态修正的滤波式组合制导方式具有更高的制导精度。由此说明,卫导非连续定位情况下对惯导的不定时修正仍然可有效提升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制导精度。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氢存储 动态规划 多模性
摘要: 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导致的风电并网消纳问题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难题之一.风能储氢发电一体化系统可以很好地借助氢能的生产和存储来增加风力发电系统的灵活性,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本文构建了一个随机库存模型,以解决风能储氢发电一体化系统在运营管理中所涉及的生产、存储和能源转换等决策问题.针对此模型,本文证明了其最优成本函数具有“多模性”,这是一种与存储耦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能源效率相适应的结构性质.基于互补性分析方法,本文刻画了风能储氢发电一体化系统的最优风能分配策略和最优电-氢能源互补策略,并分析了这些策略相对于系统状态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电-氢能源转换可以极大地提高风能储氢发电一体化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总体运营成本.
关键词: 超声速湍流边界层 微孔渗流 减阻 降热 直接数值模拟
摘要: 微孔渗流具有在超声速湍流边界层中实现高效减阻降热的潜力。从多孔介质中提取单个微孔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DNS),开展微单孔渗流与超声速湍流边界层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针对渗流压比进行参数化分析,主要关注渗流对主流域流场结构与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流显著提升了其下游流向雷诺正应力峰值,并进一步强化了边界层近壁区与湍流脉动相关的能量输运过程。渗流的法向输运作用使得微孔后缘位置出现低速条带、产生局部低温区,具有明显的减速降温效果。平均流场在低速条带与局部低温区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而脉动流场的影响相对较小。微孔渗流上下游均存在低摩阻区,而低热流区仅存在于渗流下游。当选定积分区域与小孔域重合时,三组渗流压比下的区域减阻率大于50%,区域冷却效率超过70%。以5%作为临界值,相应临界减阻半径和临界冷却半径约为单孔直径的3~4倍。
关键词: 扭量 对偶四元数 四旋翼无人机 位姿一体化 滑模理论
摘要: 传统四旋翼无人机采用对偶四元数描述方法实现位姿一体化建模。但对偶四元数需满足归一化约束,并存在参数冗余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扭量的位姿一体化建模方法,该方法仅用六参数描述位姿运动,避免了归一化约束,且不存在参数冗余。为提高四旋翼无人机的鲁棒性与控制性能,基于滑模理论提出了扭量框架下的位姿一体化控制器。该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稳定性由Lyapunov理论与LaSalle不变集原理证明。最后通过MATLAB的仿真验证了基于扭量一体化建模的准确性,验证了扭量框架下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有效性与鲁棒性。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感染活性 亚致死作用
摘要: 草地贪夜蛾是近年入侵我国的重大迁飞性害虫,严重威胁农业安全生产。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fMNPV)是专性感染害虫的杆状病毒,作为重要的生防因子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草地贪夜蛾田间自然罹死虫体中病原物的富集分离,获得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具有较强感染作用的杆状病毒SfMNPV-Yz01,形态学结合核型多角体病毒保守基因Me53、cg30测序分析鉴定属于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fMNPV。SfMNPV-Yz01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高的感染致死作用,3龄幼虫感染病毒致死中浓度LC50为7.49×104PIB/mL,不同浓度致死中时间LT50为5.51~8.02 d。感染幼虫3~5 d开始出现死亡,6~7 d 呈现死亡高峰,不同浓度SfMNPV-Yz01造成的害虫死亡曲线呈显著差异。SfMNPV-Yz01亚致死剂量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和繁殖有明显影响,表现在幼虫发育历期延长(+0.95d)、雌雄性比差异加大(+0.265)、单雌产卵量显著下降(-42.6%),最终导致害虫子代种群数量增长受到抑制。研究结果表明,SfMNPV-Yz01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高感染活性,应用杆状病毒防治害虫对生态控制草地贪夜蛾扩张危害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