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湿式离合器
热特性
径向油槽
参数优化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摘要:
湿式离合器作为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车辆以及其他机械设备的传动系统中,主要依靠摩擦副的接合或分离实现动力的传递与断开。摩擦片是摩擦副的核心组件之一,其热特性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为了降低摩擦接触面的温度和磨损,提高离合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通常在摩擦片表面设计有冷却油槽。油槽的结构参数作为设计摩擦片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摩擦副之间的有效滑摩面积和润滑油体积,进而影响摩擦副热量的产生与耗散。因此,分析油槽参数对湿式离合器摩擦片热特性的影响,并对油槽参数进行合理优化,对于提高湿式离合器的传动效率、降低热失效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某型号湿式多片摩擦离合器为研究对象,基于生热、热传导以及热机耦合理论,建立了湿式离合器摩擦副热机耦合分析模型,设定了初始相对转速、接合油压以及摩擦系数,计算了对流换热系数,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径向油槽数量、宽度和深度对摩擦片热特性的影响,并利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对径向油槽进行参数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基于生热、传热、热机耦合理论,建立了摩擦副热流密度生成模型、热传导和对流换热模型,分析了径向油槽参数对热流密度生成和对流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油槽数量和宽度是影响摩擦副之间热流密度产生的关键因素,而对流换热则同时受油槽数量、宽度和深度的影响。
(2)分析了不同径向油槽数量、宽度以及深度对摩擦片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参数对摩擦片热流密度场、温度场以及应力场的分布规律无显著影响,只对其数值大小产生影响,摩擦片接触面温度与应力随油槽数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油槽宽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油槽深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3)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径向油槽数量、宽度、深度三个变量与摩擦接触面温度、应力两个目标值之间的二次非线性回归模型,并以此作为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当径向油槽数量为12,宽度为10mm,深度为1.59mm时,摩擦片接触面温度和应力值达到最小,分别为93.77℃和84.86MPa。
(4)根据优化后的径向油槽参数,重新建立湿式离合器摩擦副模型,在相同工况下进行仿真计算,得出优化后摩擦片接触面的温度场与热应力场。结果表明,优化后摩擦片接触面最高温度值为94.76℃,最大应力值为85.15MPa,与多目标优化结果分别相差0.99℃、0.29MPa;与原始模型相比,优化后的摩擦片模型最高温度值、最大应力值分别降低了8.9%和13.3%,证明优化设计合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