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拓扑图
图库
参数优化
摘要:
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变速方案的构型决定了车辆结构的复杂程度以及生产制造成本的大小。随着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严格,采用行星齿轮式的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AT)和机电复合传动变速器(Electro-mechanical Variable Transmissions,EVT)都朝着多挡位和多模式的方向发展,要求使用行星排和自由度的数量随之增加。因此AT和EVT在设计阶段会生成数以亿计的潜在方案,建模和分析复杂,计算耗时长,且它们的构型都是以多自由度行星齿轮拓扑结构为基础,通过控制元件和电机等的合理布置,淘汰无效结构,最终得到最优方案。目前尚没有一套系统的考虑包括AT和EVT在内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高效设计方法。
本文以这两类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有色三层图模型进行了多自由度多行星排拓扑结构综合,提出了传动比/机械点的快速求解方法,建立了挡位/模式排序过程中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参数优化设计得到了一系列新型传动方案,为提高新型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研发效率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在非同构多自由度多行星排拓扑结构生成过程中,建立了自由度与行星轮系中不同类型构件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多自由度拓扑结构综合提供了约束条件。将行星齿轮结构转化为带构件属性的图论模型,在拓扑结构枚举过程中,利用有向图模型区分齿轮之间的运动关系。并结合两种典型的同构判定算法有效地避免了同构方案的误判,得到了非同构2-5自由度的2-5个行星排拓扑结构集,为下一步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创新设计奠定了结构基础。
分析了多自由度多行星排拓扑结构可能生成的传动比值及机械点值的数量和组成情况,基于基本齿轮连接实体(Fundamental Geared Entity,FGE)模型进一步减小行星齿轮拓扑结构集的规模,并研究了1自由度多FGEs结构速比合并递推过程及速比合成方法。将FGE图模型转换为有向图来区分FGE点和外部构件点,枚举了所有可能的1-5FGE(s)拓扑结构图,筛选出所有合理的非同构1自由度FGE图结构,并对每种FGE图结构所能生成的速比进行了搜索递推计算,最后建立了1自由度下1-5FGE(s)有限数量FGE图结构及对应速比值的图库。
综合考虑挡位/模式控制元件及电机的布置条件、切换逻辑、传动范围、电机工作特性等因素,全面地给出了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机构和机电复合传动机构的设计约束规则,预先淘汰了大量不合理的布置方案。在传动比值及机械点值的计算过程中,将1自由度下的拓扑图转化为FGE图模型的形式,基于同构判定,得到了所求图与图库中的预存图之间FGE点和外部构件点编码的对应关系,并调用图库中的预存速比值进行替换运算能快速地得到所求速比值,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
在挡位及模式排序过程中,提出了一种结合采样模拟和检验的方法对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机构的传动比值按照挡位升序情况进行了分组计算,提前淘汰了大量无效的挡位序列。根据构件编码建立了挡位/模式的单一切换计算模型,多模式机电复合传动机构的机械点衔接计算模型,以及传动比/机械点的级比计算模型,并利用采样模拟的方法求解了级比计算模型,得到了一系列合理的挡位及模式序列。最后,建立了效率和传动比值/机械点值的多目标优化函数,并对行星排特性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新型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方案和机电复合传动方案进行了评价分析,为最优传动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全文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实现了整个设计过程的自动化计算,分别以3自由度四行星排和4自由度三行星排拓扑结构为基础,设计了新型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方案和机电复合传动方案的构型及参数,通过与现有方案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