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审计费用
企业战略
内部控制
摘要:
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外部审计时会关注被审计单位的企业战略,企业战略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行动纲要和商业模式的集中体现,对一家企业的生存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一家企业的经营风格与资源配置方式,是企业诸多重要决策的原点和基础。根据企业面对外部环境的积极性程度即战略激进程度的不同,企业战略可以被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别:探索型、分析型以及防御型,不同战略类型会面临不同的经营风险。
审计费用是审计服务的价格,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决定了审计费用,包括被审计单位特征、会计师事务所特征以及市场环境特征等。基于上述因素,被审计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会在一定的契约框架内进行博弈,在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审计费用。审计费用主要由审计成本、审计风险溢价以及正常利润组成。审计成本是指注册会计师为执行审计工作消耗的资源。审计风险溢价是指注册会计师为弥补审计失败面临的声誉损失、诉讼风险等预计损失在价格中要求的补偿。正常利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市场中自负盈亏的机构,在提供服务后获得的扣除所有成本后的结余。
审计准则第1211号《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2022年12月22日修订)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目标、战略和业务模式等,特别是从战略层面了解被审计单位承担和面临的经营风险,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活动息息相关,多数经营风险最终会影响财务报表质量。企业战略类型的差异性会带来经营风险的差异性,根据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注册会计师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面对风险高的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会增加审计资源投入,或者向被审计单位收取更高的风险溢价以弥补潜在的审计失败带来的诉讼赔偿、行政处罚和声誉损失风险。因此被审计单位不同类型的企业战略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审计费用。基于此,本文尝试研究被审计单位企业战略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探究企业战略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机理。此外,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监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进而降低审计费用。本文选取内部控制作为调节变量,分析其是否能抑制企业战略对审计收费产生的影响。
本文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理论、风险溢价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审计证据三角形理论,以2012年至2022年我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被审计单位企业战略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并使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检验本文结论的可靠性。实证结果显示,企业战略的激进程度与审计费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探索型战略的企业将面临更高的审计费用;内部控制会对企业战略激进程度与审计费用的关系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探索型战略的企业在拥有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时会被收取相对较低的审计费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在两者间发挥了抑制作用,而在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的作用并不显著。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除了内部控制质量,谈判能力也会对企业战略和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产生负向调节作用。
本文从被审计单位企业战略这一新的视角丰富了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研究,促进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重视企业战略这一因素,帮助会计师事务所制定合理的审计定价策略。对被审计单位而言,帮助他们重视制定和执行企业战略后可能存在的风险,鼓励企业利用注册会计师的风险评估结果,了解企业内部的高风险领域,作出更好风险应对措施,以及促进企业重视内部控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控制经营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