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基本减除费用标准
再分配效应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市场经济下,不同生产要素的效率不尽相同,会出现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的现象。市场失灵造成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政府利用公共制度和政策加以调节,在税收领域中,个人所得税就是缓解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有效工具。2018年底我国对个人所得税进行了改革,其中包括将个人所得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从3500元/月提高到5000元/月,个人所得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口的多少,同时也决定了个人所得税税收职能的发挥。为此本文聚焦个人所得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探究如何更好地发挥其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本文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职能出发,梳理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的历史沿革及改革内容,分析了个人所得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出台的依据,以及现行费用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本文通过CHFS数据库对不同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下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测算,并对不同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收入下的再分配效应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在借鉴世界主要可比国家的税收实践经验,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结合理论以及测算分析,本文发现,对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而言,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并不是越高越好。较高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会使得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数大幅下降,影响个人所得税职能的发挥,并且过高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还会损害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不利于实现税收的纵向公平。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明确我国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的参照依据,未来改革应慎重调整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设置减除费用累退机制,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建立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与专项附加扣除的配合,综合考量个人所得税不同类型扣除额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