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羊绒价值链
利润分配
Shapley值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国民的收入持续增长,人们对羊绒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不仅促使羊绒企业的数量大幅增加,更进一步带动了羊绒产业的整体快速发展。作为内蒙古地区长期以来的特色优势产业,羊绒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农牧民收入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中内蒙古地区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品种历史悠久,是珍贵畜种,享有“东方开司米”、“纤维宝石”等美誉。近年来,尽管羊绒产业整体发展迅速,但牧户养殖成本的攀升导致其获利空间受限,利润分配机制不尽合理,从而降低了牧户从事养殖绒山羊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有效改善羊绒价值链上的利润分配现状,激发牧户养殖积极性,对于确保内蒙古羊绒产业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价值链理论,以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主产区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实地调研,深入剖析在传统市场交易模式下,阿尔巴斯羊绒价值链中牧户、收购商、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各自的利润分配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风险承担能力和资源投入水平修正后的Shapley值法,科学计算出阿尔巴斯羊绒价值链中更为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结果表明,在传统市场交易模式下,牧户、收购商、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的利润比例分别为5.95%、3.37%、24.85%和65.83%。牧户的利润比例较低,销售企业获得的利润比例最高,利润分配额与各主体投入及风险大小不对等,同时利用离差系数证明产业利润分配格局的合理性有待加强。通过修正的Shapley值法进行重新分配,得出与投入及风险大小更加匹配的利益分配额,此时牧户、收购商、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的利润比例分别为6.57%、3.38%、21.59%和68.46%。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最终提出阿尔巴斯羊绒价值链利润分配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