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纤维
水泥稳定碎石
力学性能
抗裂性能
应力-应变曲线
摘要: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我国应用广泛,其优势在于强度高、承载能力强,是适合我国道路交通现状的路面结构类型。但半刚性基层材料在受外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时,易产生干缩和温缩应力,导致基层产生裂缝,裂缝在应力作用下逐渐发育,最终会反射至路面面层,导致路面结构破坏。反射裂缝问题一直制约着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的发展应用。将纤维掺入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中,是一种有效改善半刚性基层开裂问题的措施。本论文提出在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中掺入自主研发的高韧性特种纤维,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在改进分散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力学性能试验和收缩疲劳试验以及力学行为关系的研究,探究不同纤维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抗裂性能以及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通过改进水泥稳定碎石制备工艺,解决了纤维在水泥稳定碎石中的分散问题,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单轴压缩模量试验以及弯拉强度试验得出纤维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将纤维与水泥以及部分细集料预先拌和,使纤维在水泥砂浆中预分散,再将水泥砂浆与集料进行拌和,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将纤维分散在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中。掺加纤维后水泥稳定碎石各力学指标均有提升,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以及单轴压缩模量随纤维掺量增加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趋势,不同纤维掺量的水泥稳定碎石弯拉强度差距不大,1‰纤维掺量时,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以及弯拉强度达到最大值,单轴压缩模量在2‰纤维掺量时达到最大,但与1‰相差不大。在力学性能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温缩试验、干缩试验以及疲劳试验,研究纤维对水泥稳定碎石收缩、疲劳等抗裂性能的影响,得到不同纤维掺量下水泥稳定碎石的收缩系数和疲劳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纤维后,水泥稳定碎石的温缩、干缩性能得到提升,1‰纤维掺量时,温缩系数和干缩系数分别降低14.1%和12.8%,纤维对水泥稳定碎石疲劳性能的改善主要是在低应力比的情况下,高应力比下,纤维提升疲劳性能的效果并不明显。同时采用应力-应变曲线对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对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以及水泥稳定碎石变形和破坏过程进行分析,得到纤维掺量对峰值应变、割线模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并从能量消耗的角度讨论了纤维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破坏各阶段破坏应变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纤维后,水泥稳定碎石峰值应变增大,割线模量降低,同时纤维的掺入减缓了水泥稳定碎石在达到峰值应力后的应力衰减速度,使不同破坏阶段所消耗的能量增加,水泥稳定碎石可承受的变形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