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环氧碎石封层
抗滑性能
表面纹理构造
预测模型
摘要: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目前仍在很多桥隧路面、收费广场、机场跑道、重载公路等有特殊功能要求的道面使用。但由于水泥混凝土道面表面构造弱、水泥砂浆耐磨性能差,其抗滑性能衰变速度快。当路面抗滑性能衰减到一定程度时会严重影响道路的服务水平,交通安全风险大,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抗滑性能进行修复养护。环氧碎石封层作为一种优异的路面抗滑能力提升措施,具有施工简便、能迅速提高抗滑性能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材料配比、抗滑及耐久性评价和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因此对碎石封层材料优化以及抗滑性能评价体系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展开,为该养护措施的应用奠定基础。
本文在环氧树脂类封层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制备了具有环氧-聚氨酯双连续网络结构的改性环氧胶结料,增加材料柔韧性;对该胶结料的力学性能、固化动力学及黏度变化规律、微观特性进行全面研究。选用2~3 mm、3~5 mm两种粒径碎石,分别采取预混、分层两种铺装结构,通过耐久性及摆值测试,初步确定出相应的碎石、胶结料用量。同时开展不同类型环氧碎石封层在不同温度(10℃、25℃、40℃、60℃)下的黏结强度进行测试,评价其界面黏结性能。
选用集料/沥青混合料摩擦特性测试仪,对两种环氧碎石封层类型开展不同胶结料用量(1.11 kg/m2、1.22 kg/m2、1.33 kg/m2、1.44 kg/m2、1.55 kg/m2)及不同载荷水平(490 kgf、735 kgf、980 kgf、1470 kgf)条件下的加速磨耗试验,并以1h为周期进行动摩擦系数(Dμ)、构造深度(MTD)、摆值(BPN)等采集。根据测试结果,利用GM(1,1)模型对磨耗过程中环氧碎石封层的抗滑衰变规律进行拟合,采用Hilbert-Huang变换和频谱分析的组合方法计算得到环氧碎石封层的Density/Sharpness组合参数(DS)、宏观纹理分形维数(Dh)以及微观纹理分形维数(Dw),运用逐步多元二次多项式方法对该纹理特征参数与动摩擦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
最后,为了准确有效的预测环氧碎石封层的抗滑性能,建立基于GRU门控制循环单元的原理及CNN优化算法的抗滑性能预测模型。同时利用多步时间序列预测功能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并提出了表面纹理参数的控制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高韧性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具有好的力学性能,该环氧树脂胶结料黏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且环氧碎石封层25℃黏结强度均大于3 Mpa。选取GM(1,1)模型对不同条件下环氧碎石封层抗滑性能随磨耗次数变化的拟合相关性大于0.9,能反映出环氧碎石封层“先快后慢”的抗滑衰变趋势,并且3~5 mm粒径分层结构的环氧碎石封层抗滑性能最优。选取的表面纹理特征参数与动摩擦系数的相关系数R2大于0.9,在此基础上利用该参数进行抗滑性能预测时,训练集预测R2为0.922,测试集预测R2为0.931,实现了对抗滑性能有效的评估。根据已知数据进行多步预测的相关性R2均大于90%,环氧树脂碎石封层磨耗2万次后,仍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并且在环氧碎石封层优化设计时,Density/Sharpness组合参数(DS)≥175,宏观纹理分形维数(Dh)≥1.3,微观纹理分形维数(Dw)≥1.4,并且动摩擦系数≥1.3,能够实现长期抗滑耐久性。
通过对环氧碎石封层的材料及抗滑性能的研究分析,确定出性能优良的高韧性环氧胶结料及环氧碎石封层铺装结构,实现纹理特征不同尺度精确表征,这对环氧碎石封层设计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