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POM纤维
超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摘要:
中国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随着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已经新建了大量的海港、码头、防洪堤坝、海底隧道、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和跨海大桥等混凝土结构工程,混凝土结构在海上工程的应用对服役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钢纤维作为UHPC中最常用的纤维存在着自身成本高且在腐蚀性环境中易发生锈蚀等问题,因此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聚甲醛纤维(简称POM纤维)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重量轻和高强度的特点,而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海洋环境中具有优异的长期稳定性。POM纤维的加入不仅能增强混凝土基体的力学性能,还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因此,本文针对于POM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如下:
(1)通过抗压强度的响应面模型分析,发现水胶比和硅灰水泥比对抗压强度影响显著,纤维含量与水胶比的交互作用对抗压强度影响显著;通过抗折强度的响应面模型分析,水胶比和纤维含量对抗压强度影响显著,纤维含量与水胶比的交互作用对抗折强度影响显著;通过响应面优化设计得出混凝土基体性能最优配合比为水胶比0.175,硅灰水泥比为0.33,POM纤维掺量为1.8%,模型误差低于5%。
(2)POM纤维的掺入对POM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正向的提升作用,且在早期时更为明显,随着龄期的增大提升效果降低,POM纤维掺量大于1.5%时能够改善混凝土的脆性破坏特征。POM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能会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抗压强度会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纤维掺量为2%时,此时的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为117.8MPa;抗折强度以及抗拉强度会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纤维掺量大于2%时,抗弯强度和抗拉强度提升明显;随着POM纤维含量的增加,在当POM纤维掺量较低(≤1.5%)时,纤维含量的增加对弹性模量的提升不明显,当POM纤维掺量较高(>1.5%)时,此时纤维的增加对弹性模量有提升作用。
(3)POM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海水浸泡、海水干湿循环、氯盐浸泡、硫酸盐浸泡以及复合盐浸泡下的质量损失率以及抗压强度损失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POM纤维的加入能够延缓腐蚀,降低质量损失率以及抗压强度损失率,提升抗压耐蚀系数。经过180d的不同溶液浸泡后,当POM纤维含量为1.8%时,相对自然环境,抗压强度退化分别为4.8%、9.7%、6.8%、11.7%以及10.7%,不同侵蚀环境对试件侵蚀的程度大小排序为:硫酸盐浸泡>复合盐浸泡>海水干湿循环>氯盐浸泡>海水浸泡。
(4)通过对侵蚀180d后的POM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测试分析可知,不同侵蚀环境下的侵蚀产物主要为石膏、钙矾石以及Friedel’s盐。在海水浸泡和海水干湿循环境中由于氯离子以及硫酸根离子含量较低,生成的腐蚀产物较少,基体上出现微孔,整体较为致密。氯盐浸泡中主要的腐蚀产物为Friedel’s盐,结构伴随着裂缝和微孔,硫酸盐浸泡中主要腐蚀产物为石膏和钙矾石,结构疏松多孔,腐蚀程度较为严重,复合盐浸泡后结构疏松多孔,腐蚀程度轻于硫酸盐浸泡,腐蚀产物中钙矾石的含量较低,说明高浓度的氯离子能够延缓硫酸根离子的侵蚀作用,减轻对混凝土的腐蚀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