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混凝土收缩
矿物掺合料
外加剂
机制砂
摘要:
大跨度桥梁一般建造在山地之间,由于桥梁跨度大、主体高,通常采用超高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方式。山区由于缺乏天然砂石,往往使用机制砂石替代。机制砂石棱角多,表面粗糙且石粉含量高,这必然会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大体积混凝土收缩变形较大,从而引起的约束内力也较大,结构开裂情况经常发生,影响其正常使用。混凝土收缩是一种内在的物理性质,当收缩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影响其耐久性。为了实现超高泵送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在降低混凝土收缩的前提下确保混凝土具有高强度指标和大流动性,使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是有效的途径。
针对以上问题,使用多元掺合料和外加剂,来解决流动性与混凝土收缩之间的矛盾、流动性与抗压强度之间的矛盾以及掺合料用量与抗压强度之间的矛盾,分析多元掺合料和外加剂对混凝土宏观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揭示多元掺合料作用下混凝土收缩机理。得出以下结果。
(1)分析水胶比对混凝土收缩、抗压性能和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在一定的水胶比内,水胶比越大,收缩越大,流动性越好,确定水胶比为0.39进行后续试验,此时混凝土收缩不大且抗压强度和流动性能表现优异。
(2)研究掺合料总掺量对混凝土收缩、抗压性能和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入矿物掺合料能够有效的减小混凝土收缩,同时可以增大抗压强度和流动性,矿物掺合料总掺量最佳比例在20%~30%之间,为了能够更多的掺加矿物掺合料,选用30%掺量进行试验。
(3)研究不同掺合料配比对混凝土收缩、抗压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粉起到了火山灰和填充的作用,减小了混凝土的收缩,同时也改善了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和抗压强度;硅灰对混凝土收缩和流动性能都有着不良影响。粉煤灰与矿粉最佳掺量为10%,硅灰掺量不超过5%。利用压汞及背散射技术,揭示了掺入三元体系掺合料后,混凝土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特性之间的联系,三元体系掺合料可极大优化混凝土的孔隙结构特性和界面过渡区性能,进而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
(4)研究外加剂对混凝土收缩、抗压强度和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膨胀剂可以有效减小混凝土收缩,且能够提升混凝土抗压强度,但对流动性产生不利影响,引气剂能够增大混凝土流动性,但不能减小收缩,SAP能够减小混凝土收缩和提高流动性,但对抗压强度有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