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脑卒中后癫痫
拉莫三嗪
丙戊酸钠
临床疗效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分析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联合方案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无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治疗的269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疗效分为有效组(n=215)和无效组(n=54),随机选取其中219例作为训练集,50例作为验证集。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进行匹配,再对均衡协变量的数据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疗效的相关因素,由此建立预测模型,再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219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经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42对患者匹配成功,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吸烟史和饮酒史资料基本均衡。有效组NIHSS评分>14分、每月发作次数≥4次、同型半胱氨酸及尿酸水平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14分、每月发作次数≥4次、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患者治疗无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构建预测模型,P=e^(X)/(1+e^(X)),X=-8.423+0.532×NIHSS评分情况+0.575×每月发作次数情况+0.436×同型半胱氨酸,Hso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其AUC为0.818,敏感度为78.57%,特异度为73.81%(P<0.05);以验证集患者数据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其AUC为0.815,敏感度为62.50%,特异度为88.10%。结论:NIHSS评分>14分、每月发作次数≥4次、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无效的独立影响因素,该预测模型对疗效的预测能力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