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脑梗死
弥散张量成像
经颅磁刺激
运动功能预后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标量及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motor evoked potential,TMS-MEP)在脑梗死后的变化水平,评估DTI及TMS-MEP与运动功能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其在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于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DTI及TMS-MEP,并于DTI基底节区进行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数据处理,并计算FA比值(r FA)、ADC比值(r ADC),根据患侧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波形状态分为MEP波形延长组和MEP波形消失组,记录患者入院后3月的MRC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 RS评分),根据MRC肌力测评量表结果,将4-5分划分为预后良好组,0-3分划分为预后不良组,同时观察各项指标在不同预后组别之间的差异性,并分析各项指标与随访90天后的m R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了解各项指标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整理所有数据后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病90天后,62例脑梗死患者完成随访,其中37例患者恢复良好,25例患者恢复不良。研究发现病灶处的FA值、r FA值、ADC值、r ADC值均较健侧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病灶侧FA值、r FA值在预后良好组及预后较差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ADC值、r ADC值在两组之间相比无差异。病灶侧FA值、r FA值分别与患者90天后远期功能预后评分(m RS评分)成负相关性(r=-0.513、r=-0.553,P<0.001)。建立r FA值评估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的受试工作者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2,灵敏度为81.6%,特异度为83.3%,r FA值评定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的最佳诊断分界值为0.476。对于存在诱发电位的患者,其健侧和患侧皮层Lat(ms)、皮层Amp(m V)、CMCT(ms)数值相比,患侧皮层Lat(ms)及CMCT(ms)长于健侧,患侧皮层Amp(m V)低于健侧(P<0.05)。MEP波形延长、消失两种状态在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MEP波形状态与患者90天后远期功能预后评分(m RS评分)成负相关性(r=-0.441,P<0.001)。将MEP波形延长作为评定肢体运动功能状态恢复良好的指标,其灵敏度为40.54%、特异度为92%、阳性预测值为88.24%、阴性预测值为51.11%。将rFA>0.476、MEP波形延长结果作为患者预后功能恢复良好的最佳评估指标,发现DTI联合TMS-MEP评定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的灵敏度为83.8%,特异度为84.0%。结论:DTI及TMS相关指标可以作为评估患者远期功能预后的良好手段,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更为精准的预测脑梗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