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蓝宝石光纤
耦合模理论
算法模型建立
光栅结构设计
摘要:
在光纤温度传感的应用中,与其他光纤相比,蓝宝石光纤与布拉格光栅结构相结合同样具备温度传感特性且具有更高的温度稳定性,这使其在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对于透明材料而言,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是一种具有高精度、真三维以及突破材料限制等特性的卓越加工技术,非常适合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制备。然而由于蓝宝石光纤是一种多模光波导,检测光束进入蓝宝石光纤时会任意激发光纤中的多种模式,这时反射光谱谐振峰杂乱且强度较低强烈干扰了温度传感。光栅改性结构可以直接影响反射光谱,而目前国内外对蓝宝石光纤光栅的少模、基模强反射光谱输出的探究还主要在实验探索方面,对蓝宝石光纤光栅结构与输出光谱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详细的理论研究,且对于飞秒激光制备的局域性光栅结构也未有较为合适的仿真软件能直接对该种结构进行仿真设计。基于此,本文对光纤和飞秒激光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推导并建立了适合于多模蓝宝石光纤局域型光栅反射光谱计算的算法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利用Matlab进行光栅结构设计以及反射光谱计算,对具备良好光谱特性并适合飞秒激光制备的光栅结构参数进行系统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从光纤基本理论出发对适合于多模光纤局域型光栅改性结构反射光谱计算的算法模型进行推导及建立,并通过实际结果对算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仿真输出光谱与实际光谱极为相似并且基模谐振峰反射强度与实际结果相当,该种算法模型可用于飞秒激光制备的蓝宝石光纤光栅反射光谱仿真。2)通过重叠积分对蓝宝石光纤耦合强度进行分析,基于此对光栅结构进行不同参数设计,利用上述算法模型对设计后的光栅结构进行耦合因子强度图以及反射光谱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耦合强度相对于光纤中间区域有近似的对称分布,且靠近光纤中心区域有更高的耦合强度,当改性结构是圆环型结构时能抑制高阶模式且保证基模强度,当圆环中心在光纤中间附近时具有最多的零耦合强度区域,此时具有最多的高阶模式被抑制,且在环间距为2μm时就具有较高的基模谐振强度,适合于飞秒激光制备。3)对圆环结构进行优化,优化后的结构为圆加圆环结构,在合适圆环结构参数的基础上设置中心圆的参数,对优化后光栅的耦合因子强度图与反射光谱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避免了圆环型改性结构与蓝宝石光纤模式重叠积分较小从而导致的基模强度较小的影响,并且中心圆结构的加入还抑制了基模的邻阶模式,使基模谐振峰更加显著,更适合于后续传感的应用。本文模型围绕飞秒激光局域型光栅制备特性进行建立,该模型的建立为飞秒激光制备多模光纤光栅提供了设计和仿真方法,并为多模光纤光栅的模式探究提供了理论分析手段,为后续蓝宝石光纤传感应用的工业化进展提供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