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手法
脊髓型脊椎病
弥散张量成像
表面扩散系数
各向异性分数
比值
摘要:
目的:探讨手法推拿治疗前、治疗后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参数、参数比值变化的特点,及其定量评估手法推拿CSM疗效的价值。方法:对30例早中期CSM患者进行4周手法治疗,评估临床疗效。CSM患者治疗前、后接受MRI DTI检查,测量颈脊髓最大受压节段和C1,2节段的各向异性分数(anisotropy fraction,FA)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计算CSM患者颈髓最大受压层面参数与自身C1,2节段参数的比值,获得FA比值、ADC比值。结果:CSM患者手法治疗前、后FA比值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t=-2.421,P<0.05),FA值、ADC值及ADC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治疗后CSM患者FA比值升高,提示患者脊髓功能改善。FA比值可以量化手法治疗效果,有助于客观评价颈椎病手法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