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少模光纤长周期光栅
模式转换
超宽带
双谐振耦合
熔融拉锥
摘要:
少模光纤长周期光栅(Few mode fiber long-period grating,FMF-LPG)作为一种全光纤模式转换器件,因其制备简单、转换效率高、插入损耗低等优势,在模分复用光纤通信及传感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光栅固有的强波长选择性,其带宽指标成为制约其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基于光纤色散转换点附近的双谐振耦合效应的宽带化方法为新型FMF-LPG器件的研发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案。因此,分析基于双谐振耦合效应的FMF-LPG的模式耦合机理,提升其可控性和灵活性,深入探究其新型应用方式对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来说有重要的科研意义。本论文以FMF-LPG的双谐振耦合特性为核心,详细探讨了FMF-LPG在色散转换点迁移以及级联的情况下光谱的变化,并研究了基于FM-LPFG的干涉仪及其温度传感特性,提出并实现了基于FMF-LPG的超宽带模式转换器和高灵敏度温度传感器,实验结果对于光纤光栅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等方面的应用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创新性成果如下:一、将熔融拉锥技术和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双谐振耦合效应相结合,在二模光纤中成功实现了波长可调谐、超宽带、双锥长周期光纤光栅模式转换器,从而使双谐振耦合效应摆脱了光纤固有色散转换点的制约,大大扩展了其应用场景。理论模拟表明,模式转换带宽可以覆盖1270 nm~1565 nm。实验上分别演示了15d B(相当于96.8%的转换效率)带宽分别为148.8 nm(1229.0~1377.8 nm)、168.5nm(1319.7~1488.2 nm)和180.0 nm(1383.7~1563.7 nm)的双谐振耦合FMF-LPG,实现了从LP01到LP11的可控波段的超宽带模式转换。二、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单色散转换点和双色散转换点的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超宽带模式转换器。我们首先将同一色散转换点附近的不同周期的光纤光栅级联,实现了包括四个谐振峰的超宽带光纤光栅;进而,我们又通过熔融拉锥将光纤的色散转换点平移,与原有色散转换点相结合,实现了基于双色散转换点的超宽带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理论和实验上深入研究并分析了基于单色散转换点和双色散转换点的超宽带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光谱演化规律。实验上成功实现了10 d B工作带宽达457.2 nm(1208.8~1666.0 nm)的超宽带模式转换器。三、研究了基于双谐振耦合效应的少模光纤长周期光栅模间干涉仪及其温度传感特性。实验上利用3 d B宽带FMF-LPG模式转换器辅以错位熔接单模光纤的方法实现了结构简单、高干涉对比度的模间干涉仪。利用光纤的色散转换点附近的双谐振耦合效应,在色散转换点附近构造出四组锐利的干涉峰,这些干涉峰进行温度感测时,会向不同的方向漂移,这不仅将干涉仪的温度灵敏度提升了两倍,而且使得干涉仪本身不依赖于绝对的标度,进而可以用干涉峰之间的相对位移来测量温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此温度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温度灵敏度和良好的回复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