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丁苯酞胶囊
脑梗死
认知功能
网络连通性
干预研究
摘要:
目的探究丁苯酞胶囊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网络连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慰剂组和丁苯酞胶囊组,每组35例。安慰剂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54.59±6.22)岁;高血压9例、高脂血症6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2例。丁苯酞胶囊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55.07±6.32)岁;高血压10例、高脂血症7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1例。安慰剂组患者接受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并口服安慰剂,每次0.2g,每天三次;丁苯酞胶囊组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空腹口服,每次0.2g,每天三次。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个月的失连接指数、功能网络连接指数、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失连接指数、功能网络连接指数、认知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第3、6个月,丁苯酞胶囊组的失连接指数均低于安慰剂组[(0.18±0.02)分比(0.23±0.03)分,(0.15±0.01)分比(0.21±0.02)分],功能网络连接指数均高于安慰剂组[(0.69±0.05)分比(0.66±0.07)分,(0.75±0.06)分比(0.69±0.07)分],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安慰剂组[(23.39±5.14)分比(20.97±4.96)分、(26.17±6.89)分比(22.31±5.27)分](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上升,且丁苯酞胶囊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安慰剂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胶囊通过多方面作用,包括调节脑血液循环、抗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再生及调节神经递质等,有效强化了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网络连通性,提升了其生活品质,且有良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