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过敏性咳嗽
小儿化痰止咳颗粒
蛋白质组学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基于蛋白质组学、网络药理学共同探讨小儿化痰止咳颗粒(XEHT)在治疗过敏性咳嗽(AC)可能涉及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含卵蛋白(OVA)2 mg和氢氧化铝100 mg的混悬液1 mL致敏后,以1%OVA雾化构建豚鼠AC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XEHT低、中、高剂量组(1、5、20 g·kg^(-1))与孟鲁斯特钠组(1 mg·kg^(-1))每组6只,正常组6只。给药组按剂量灌胃给予相应药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10 d,以1%OVA雾化刺激豚鼠,观察咳嗽次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IHC)观察肺部组织中IL-6、TNF-α的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测定肺组织中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TNF-αmRNA水平。采用非标记蛋白质组学技术(Label Free)检测各干预组间差异蛋白;网络药理学预测XEHT治疗AC的作用靶点,将蛋白组学及网络药理学的结果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寻找相同的作用通路。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咳嗽次数显著增加(P<0.01),BALF中CRP、TNF-α含量显著升高、SOD显著降低(P<0.01),IL-6、MDA升高(P<0.05),血清中IgA、IgG含量升高(P<0.05,P<0.01),肺组织充血及炎症细胞浸润明显,IL-6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Ⅱ型上皮细胞可见大范围低电子密度水肿区,细胞器明显肿胀、空泡化,胞核固缩或染色质稀疏、溶解,IL-6、IL-1β、TNF-α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咳嗽次数减少(P<0.01)、BALF中CRP、TNF-α、IL-6、MDA含量减少(P<0.05、P<0.01),SOD活性增加(P<0.05),孟鲁司特钠、XEHT中剂量组血清IgA、IgG含量降低(P<0.05,P<0.01),各给药组肺组织充血及炎症细胞浸润及Ⅱ型上皮细胞损伤不同程度缓解,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孟鲁司特钠、XEHT中、高剂量组IL-6、IL-1β、TNF-αmRNA表达减少(P<0.05,P<0.01),XEHT低剂量组IL-6、TNF-αmRNA表达减少(P<0.05,P<0.01)。Phospholipase D、mTOR及ErbB信号通路在蛋白组学和网络药理学KEGG通路富集中存在交集。结论:蛋白质组学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共同揭示了XEHT改善AC的作用与调控Phospholipase D、mTOR及ErbB信号通路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