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温肺降浊方
血管性痴呆
学习认知能力
炎症反应
EGFR
MAPK3
IL-17
网络药理学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动物实验验证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D)的作用。方法在公开数据库中检索温肺降浊方的有效成分和靶点信息,通过GeneCards、DisGeNet基因数据库筛选VaD相关疾病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核心靶点和药物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闭塞构建Va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VaD大鼠学习认知能力,Nissl染色检测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EGFR、MAPK3、IL-17蛋白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获得温肺降浊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237个,疾病成分靶点3969个,交集靶点共183个;分析得到治疗关键靶点包括TP53、MAPK14、IL-17、AKT1、MAPK3、MYC、CASP3、STAT1、STAT3、TNF、EGFR;富集分析表明温肺降浊方发挥治疗VaD的潜在作用靶点与氧化应激、对外来生物刺激的反应等生物过程相关,主要涉及IL-17、PI3K/Akt、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配体和受体有良好的结合性。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温肺降浊方高剂量组可改善Va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损伤,降低炎症相关蛋白MAPK3、IL-17蛋白表达,升高EGFR蛋白表达(P<0.05)。结论温肺降浊方可能通过多种化学成分、多靶点途径延缓VaD疾病的发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增加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改善海马神经元损伤,增强认知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