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虫茶
糖尿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四种虫茶在调控糖尿病方面的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关键通路和分子机制。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搜索化香虫茶、三叶虫茶、老鹰茶、苦丁虫茶四类虫茶的活性成分,通过SwissADME平台对活性成分进行筛选,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对虫茶中活性化合物靶点进行预测。构建成分-疾病靶点韦恩图,通过Cytoscape 3.10.2软件绘制虫茶-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通过STRING 12.0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绘制,运用DAVID数据库和微生信平台进行富集分析图和通路图绘制,最后在PyMol软件中展示分子对接结果。结果得到四类虫茶的有效活性成分32种、成分对应靶点576个。糖尿病疾病靶点共2110个,交集靶点168个。虫茶的作用机制可能与AKT1、EGFR和SRC等多种核心靶点有关,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显示,虫茶调控糖尿病参与的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分子功能主要有基因表达的负调控、对异生物刺激的响应、RNA聚合酶II对转录的正向调控、酶结合、相同蛋白结合等;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显示,虫茶主要涉及脂质、动脉粥样硬化、雌激素信号通路和内分泌抵抗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虫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木樨草素和黄芩素与关键靶点EGFR、SRC有较稳定的构象。结论虫茶可以通过多靶点、多通路的机制调控糖尿病,这为虫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