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滋肾育胎丸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分析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联合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分析学、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滋肾育胎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本草组鉴数据库(HERB)、中医药信息数据库(TCM-ID)查询并筛选滋肾育胎丸中中药的活性成分;使用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PubChem)、小分子药物靶点预测在线平台(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药物作用的靶点;运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比较遗传毒理学数据库(CTD)获取POI相关靶点;借助R语言进行差异表达分析(DEGs)及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GEO数据库中POI的转录组数据,得到POI的特征表达基因,与POI相关靶点映射后得到最终POI疾病靶点;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后初步获得药物作用于疾病的靶点;借助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使用Cytoscape 3.9.1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筛选药物核心成分及核心靶点;最后利用MOE2019分子对接,检验核心成分与靶点的效应关系。【结果】滋肾育胎丸中共筛选出111个有效成分,核心成分3个,36个作用于POI的靶点,其中核心靶点3个。GO生物功能分析包含92条富集结果,主要涉及炎症反应、正向调节钙信号通路、类固醇激素生成等。KEGG富集得到15条通路,主要包括病毒蛋白与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色氨酸代谢、钙信号通路、卵巢类固醇生成、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趋化因子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花生四烯酸、异鼠李素、槲皮素与CYP19A1、ESR2、PI3K均可较好结合。【结论】滋肾育胎丸可能通过花生四烯酸、异鼠李素、槲皮素等核心成分作用于CYP19A1、ESR2、PI3K等靶点,通过钙信号通路、卵巢类固醇激素生成、细胞色素P450对异生素的代谢作用、趋化因子等信号通路,通过抑制炎症,调节氧化应激,调节类固醇激素生成与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发挥对POI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