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健脾益肾方
肾性贫血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网络药理学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慢性肾脏病
摘要: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HPLC-QQQ-MS/MS)、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研究健脾益肾方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PLC-QQQ-MS/MS技术,测定健脾益肾方的化学成分,运用TCMIP v2.0等数据库预测健脾益肾方化学成分与肾性贫血的靶点、通路,绘制出“交集成分-交集靶点-通路”网络图,筛选出健脾益肾方治疗肾性贫血的核心靶点及核心成分,并通过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核心靶点和成分。结果从健脾益肾方中共鉴定出11个化学成分,通过Draw Venn Diagram平台筛选得到81个交集靶点,提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K3C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V-Ha-Ras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HRAS)等为核心靶点,丹酚酸A、迷迭香酸、大黄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毛蕊异黄酮为核心成分。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网络药理学预测的核心靶点和成分可靠性较高;动物实验表明,健脾益肾方显著改善慢性肾脏病大鼠肾损伤和血常规参数,通过抑制EGFR从而治疗肾性贫血。结论通过成分测定和网络药理学关联分析、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阐明健脾益肾方通过抑制EGFR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