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藁本内酯
H型血管
EGFR
PI3K/Akt信号通路
分子机制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藁本内酯调控H型血管防治骨质松疏松症的生物学机制,并结合动物实验进行验证。方法网络药理学预测藁本内酯调控H型血管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分子对接验证核心靶标EGFR与藁本内酯的结合能力。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藁本内酯高、中、低剂量(80、40、20 mg·kg^(-1))组,HE染色观察股骨组织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胫骨干骺端CD31、EMCN、OSX+、RUNX2+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EGFR、p-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共得到20个交集靶点,EGFR、PTGS2、ESR1、ICAM1等属于核心靶标,分子对接显示EGFR与藁本内酯具有强烈的结合力。藁本内酯通过调控H型血管表达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信号通路主要富集在PI3K-Akt、TNF等。与模型组比较,藁本内酯能明显增加骨小梁数量,改善骨微结构的破坏;明显提高CD31、EMCN、OSX+、RUNX2+蛋白表达(P<0.01,P<0.05),促进H型血管的生成,提高p-EGFR、p-PI3K、p-Akt蛋白表达(P<0.01,P<0.05)。结论藁本内酯能增加去势大鼠骨组织H型血管的表达,减轻骨小梁的破坏、改善骨微结构,EGFR介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其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关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