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心力衰竭
16S rRNA
肠道菌群
网络药理学
异丙肾上腺素
摘要: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7)和造模组(n=23)。造模组大鼠采用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法(5 mg·kg^(-1)·d^(-1),连续1周)制备心衰大鼠模型,空白组大鼠经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8)和参附组(n=8)。参附组大鼠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6 mL·kg^(-1)·d^(-1),连续1周),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药物干预结束后,于麻醉状态下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经腹主动脉取血,收集血液样本检测炎症指标;于结肠段收集粪便样本和结肠组织进行16S rRNA测序和HE染色;摘取大鼠心脏行HE染色。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参附注射液活性成分、靶点及心衰和差异菌群相关靶点,并对相同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下降(P<0.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升高(P<0.001),脂多糖(LPS)、白细胞介素(IL)-6、IL-1β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参附组大鼠EF、FS升高(P<0.001),NT-proBNP下降(P<0.001),LPS、IL-6、IL-1β下降(P<0.01,P<0.001)。参附组与空白组的肠道菌群相似度高于模型组与空白组。群落组成和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LEfSe)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多级物种丰度发生改变,上述改变在参附组中呈现回调趋势。网络药理学结果发现,“参附注射液-肠道菌群-心衰”的共同靶点为IL-10、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并且GO功能、KEGG富集分析结果也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改善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