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老年群体
重复诈骗被害
临近重复效应
反诈干预
摘要:
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现象日益严峻,亟待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关注。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对10270份样本进行详尽的实证分析、以揭示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的模式与成因的研究发现,在分布特征方面,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具有显著的“聚集性”与“累积性”特征。具体而言,虽然有重复被害经历的老年人仅占全部样本的2.84%,但其遭受的诈骗事件却占据了全部诈骗事件的50.03%。不仅如此,先前被害次数每增加一次,各类诈骗被害率都会成倍增加,但边际效应逐渐减弱;在时间间隔方面,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具有“临近重复效应”。统计数据显示,两次诈骗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呈现右偏分布,且间隔越短,再次被害的风险越高,尤其对销售类诈骗最为显著。深入探究其成因发现,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主要源于被害人自身稳定的易感特质,即“个体异质性”机制是解释重复诈骗被害现象的主要机制。相比之下,负面情绪等“状态依赖性”机制对重复诈骗被害的解释有限,中介效应占比约4%。基于上述发现,应坚持分级递进、迅速响应及主动干预三大核心原则,构建精准高效的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防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