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脊柱外科
切口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摘要: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78例脊柱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采集分泌物标本,统计患者病原菌种类、耐药性及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78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中,47例因骨折脱位,28例因脊柱退行性改变,2例因强直性脊柱炎,1例因脊柱结核。48例浅表感染组中,11例于术后7d内感染,19例于术后8~14d感染,18例于术后15~30d感染。30例深部感染组中,1例于术后7d内感染,10例于术后8~14d感染,19例于术后15~30d感染。术后7d内和术后15~30d感染的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8~14d感染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8例切口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82株。革兰阴性菌占比57.32%,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占比分别为7.32%、6.10%、3.66%、2.44%、1.22%、1.22%。革兰阳性菌占比42.6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占比分别为8.54%、6.10%、3.66%、2.44%。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糖尿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置入植入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h、住院时间≥7d、术中失血量≥1000mL、置入植入物是脊柱外科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脊柱外科术后切口感染主要为浅表切口感染,不同类型切口感染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时间具有差异性。患者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且对部分常用抗生素表现出较高耐药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