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子宫
子宫脂肪平滑肌瘤
临床表现
良性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脂肪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为该病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和福建省妇产医院收治的83例确诊子宫脂肪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开腹手术者45例,行腹腔镜者38例,均于术后3个月评价预后,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83例患者年龄28~78岁,平均(51.0±10.2)岁。临床大多无症状,或表现为月经改变、下腹胀痛、绝经后阴道出血等。不同部位子宫脂肪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显示,患者病灶多位于子宫体肌壁间和阔韧带,肿瘤形态较为规整,呈圆形或类圆形,多边界清楚,直径1.0~20.0 cm不等,主要表现为低回声和高低混合回声,多数肿瘤周边可探及血流信号。根据预后情况分组,预后良好组66例,预后不良组1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肌瘤平均直径和肌瘤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β=1.796,OR=6.026,95%CI:1.093~33.236)、肌瘤平均直径(β=3.532,OR=34.178,95%CI:5.436~214.88)和肌瘤数目(β=3.192,OR=24.336,95%CI:3.969~149.214)是子宫脂肪平滑肌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行开腹手术者、肌瘤平均直径≥11 cm者和肌瘤数目≥4个者预后较差。结论子宫脂肪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妇女,患者多无典型症状,手术方式、肌瘤平均直径和肌瘤数目为其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