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CT联合不同模型图像重建算法在肺结节筛查中的图像质量。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5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肺结节患者120例,分别对患者开展低剂量CT以及极低剂量CT扫描,低剂量扫描条件为管电压120 kV、电流30 mA,极低剂量扫描条件为管电压120 kV、电流10 mA。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并对患者的影像学图像进行滤波反投影重建(FBP)、全模型迭代重建(IMR)以及iDose重建。比较不同剂量CT联合不同模型图像重建算法对肺结节患者扫描的主观质量、客观质量、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图像均匀性之间的差异。结果:在对患者的扫描过程中,在FBP、IMR模式下,低剂量组以及极低剂量组患者的低对比分辨率(LCD)、图像失真(ID)、诊断信心(D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Dose模式下,极低剂量组患者的LCD、ID、DC低于低剂量组(P<0.05),在FBP、IMR以及iDose模式下,极低剂量组患者的CT值(t=301.143、340.289、487.821,P<0.05)、标准差(SD)值(t=306.827、344.055、278.394,P<0.05)低于低剂量组,信噪比(SNR)(t=92.062、99.698、135.266,P<0.05)、对比噪声比(CNR)(t=41.755、45.244、32.220,P<0.05)高于低剂量组,FBP、IMR以及iDose模式下,在Routine、Soft及SharpPlus 3种参数下,极低剂量组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图像均匀性优于低剂量组。结论:极低剂量的CT扫描联合IMR的图像主观质量与其他模式差异较小,但其客观质量、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图像均匀性均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