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血压
成年人
脂质蓄积指数
队列研究
摘要:
背景 高血压具有起病隐匿、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控制率低、知晓率低的特点,是一种居民常见病,对居民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脂质蓄积指数(LAP)与高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然而,目前关于成年人LAP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队列研究仍然有限。本研究旨在通过长期追踪观察,探讨成年人LAP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关联,为人群高血压的防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目的 探讨成年人LAP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2010年抽取贵州省境内的12个县(区)48个乡镇共9 280人开展基线调查,采集调查对象基线资料、体格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于2016年和2020年对调查对象开展随访。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LAP与人群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采用Schoenfeld residual法进行等比例风险假设检验。结果 最终3 774人纳入本研究,其中新发高血压患者806例(21.36%),无高血压者2 968例(78.64%)。两组研究对象LAP、LAP分布、性别、年龄、居住地、职业类型、现在吸烟、有害饮酒、油摄入过量、腰围、三酰甘油(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LAP,将研究对象按照LAP四分位数分为Q1组(198例)、Q2组(238例)、Q3组(297例)、Q4组(394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Q4组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为Q1组的1.43倍(P<0.05)。总人群LAP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_(非线性)=0.004)。不同亚组人群中LAP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男性人群中,以Q1组为参照,Q3组(HR=1.67,95%CI=1.24~2.25)、Q4组(HR=1.62,95%CI=1.20~2.16)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增加(P<0.05);在18~45岁人群和46~60岁人群中,以Q1组为参照,Q4组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增加(HR=1.58,95%CI=1.20~2.09,P<0.001;HR=1.51,95%CI=1.07~2.11,P=0.018);在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中,以Q1组为参照,Q4组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增加(HR=1.28,95%CI=1.02~1.59,P=0.030);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人群中,以Q1组为参照,随着LAP水平的增高,高血压的发病风险逐渐增加(P<0.05)。结论 LAP作为一个评价腹型肥胖的简便指标,对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在不同人群中对高血压的预测效能不同,在男性、中青年人群中预测效能较好,可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或体检机构在健康管理服务中高血压风险分类人群的筛查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