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标志物
体液诊断
神经丝轻链蛋白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D)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及人格和行为改变为特征,是一种起病隐匿,发病缓慢的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AD分为家族性AD(FAD)与散发性AD(SAD),前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于65岁前起病,占5%以下;后者发病人群更多,发病机制更为复杂,当前关于SAD的致病假说尚无定论。2007年国际工作组(IWG)发布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交流障碍和脑卒中研究所——老年性痴呆及相关疾病学会(NINCDS-ADRDA)诊断标准的修订版,即IWG-1诊断标准,首次将生物标志物纳入AD诊断。通过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使AD诊断的时期可提前到AD临床症状出现之前[1],有研究表明[2~4],脑脊液(CSF)中微管相关蛋白(tau)联合β-淀粉样蛋白(Aβ)42/P-tau18检测灵敏度可达95%,特异性可达87%。故采取干预治疗到延缓病程进展的视角,借助生物标志物检测,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AD势在必行。近年来众多研究更新并验证了生物标志物的功效及检测实操性,提升了AD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鉴于现有体液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体液蛋白质类生物标志物及其组合对于AD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当前AD相关体液标志物的生物学功能展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