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磁共振成像测量
超声弹性成像
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测量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就诊的200例疑似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其中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0例作为异位组,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出血性卵巢囊肿)患者80例作为囊肿组。两组患者均行磁共振成像测量、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组磁共振成像测量子宫结合带厚度、超声弹性成像参数,磁共振成像测量、超声弹性成像评估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磁共振成像测量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囊肿组对比,异位组最大结合带厚度(JZmax)值[(4.35±1.34 vs.12.65±3.26)mm]、最小结合带厚度(JZmin)值[(3.59±0.43 vs.7.26±1.78)mm]及JZmax-JZmin(JZdif)值[(2.43±0.64 vs.5.64±1.55)mm]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75、18.079及17.542,均P<0.05)。与囊肿组相比,异位组剪切波速度(SWV)值[(3.26±0.56 vs.4.68±1.35)m/s]、平均弹性模量(Emean)值[(3.64±0.52 vs.6.98±0.98)KP]、最大弹性模量(Emax)值[(5.64±1.35 vs.10.65±2.23)KP]及最小弹性模量(Emin)值[(1.84±0.48 vs.4.27±1.95)KP]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05、27.957、18.006及10.919,均P<0.05)。磁共振成像测量评估阳性117例,与病理学评估一致96例,阴性83例,与病理检查评估一致59例;超声弹性成像评估阳性107例,与病理学评估一致90例,阴性93例,与病理检查评估一致63例。ROC曲线显示,两项联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高于磁共振成像测量、超声弹性成像单项检测(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JZmax、JZmin、JZdif、SWV、Emean、Emax及Emin升高磁共振成像测量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