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超声检查
剪切波弹性成像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预测模型
摘要:
目的基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和常规超声参数构建联合诊断模型,探讨其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285例,以7∶3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建模集199例(腋窝淋巴结转移者85例,非转移者114例)和验证集8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者43例,非转移者43例)。比较建模集中腋窝淋巴结转移者与非转移者常规超声和2D-SWE参数的差异,包括肿瘤位置、最大径、形态、边缘、回声、钙化、杨氏模量平均值和淋巴结门结构、皮质回声、纵径、横径、皮质与髓质面积比值(LCMR),以及肿瘤和淋巴结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PSV与EDV比值(S/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基于上述因素分别构建常规超声模型、2D-SWE模型及联合诊断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别评估各模型预测建模集和验证集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并对各模型间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建模集中腋窝淋巴结转移者与非转移者肿瘤最大径、PSV、RI、杨氏模量平均值及淋巴结门结构、皮质回声、LCMR、PSV、S/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肿瘤杨氏模量平均值、淋巴结PSV及LCMR均为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2D-SWE模型、常规超声模型及联合诊断模型预测建模集和验证集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77、0.91和0.73、0.77、0.90,联合诊断模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其余2个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准曲线显示,联合诊断模型预测建模集和验证集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而2D-SWE模型和常规超声模型的校准曲线均偏离理想曲线;与2D-SWE模型和常规超声模型比较,联合诊断模型的H-L值更高,Brier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决策曲线显示,联合诊断模型预测建模集和验证集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净获益更高,建模集和验证集的净重新分类指数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分别为15.18%、12.36%和17.14%、14.20%,高于同一数据集中的2D-SWE模型和常规超声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2D-SWE和常规超声参数构建的联合诊断模型显著提高了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