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郑怀兴
道德审判
戏剧创作
心理困境
古装剧
道德困境
心理面貌
心理外化
摘要:
郑怀兴的新编古装剧大多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创作取向,反映经济社会转折时期的群体复杂心理面貌。以往有关郑怀兴戏剧创作的现代性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人物心理外化、时代集体困惑和人物心理困境等主题,它们不约而同地触及一个现代性研究难以规避的重要具象实体———“金钱”,并将其视作人物道德困境的具体诱因和剧情突转的明显推力。这一现象集中体现在现代戏和新编古代戏中,以《造桥记》《搭渡》《借新娘》等剧目为代表。而《造桥记》则更是重点聚焦于金钱母题,并以此为戏核,相关研究多以汤晨光、陈荣瑜的解读为基础,“看到社会的拜金环境,剧中人的生存状态……在扭曲异化中,在看似闹剧中,发人深省”^([1]),以此对金钱社会做出否定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