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财政赤字货币化
政府债务
宏观效应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摘要:
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各国政府积极探索通过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如何解决财政赤字所带来的融资压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效应进行研究,并讨论相关政策效应随政府债务水平的变化规律等问题。研究发现:首先,无论经济波动的来源如何,财政赤字货币化都将引发明显的滞涨效应,其中产出下降持续5~10年,通胀上升持续5年;其次,财政赤字货币化会引发中短期的金融衰退和金融波动,并造成资产价格和信贷利差的超调现象,其中资产价格下跌和风险溢价的波动分别持续2.5年和5年;最后,低债务的国家在可以发债融资的情况下,如果贸然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不仅无助于减轻政策负担和提高政策效果,反而会导致更大的经济和金融波动风险。本文结论的核心启示是,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实施有严格的前提条件,对于政府债务率相对较低、债务仍可持续的国家而言,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都没有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