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骨关节炎
列线图
疗效
并发症
摘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局部并发症情况,构建预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的模型,为预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指导患者术后康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2018年6月1日~2021年10月1日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80例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训练集构建列线图,并利用2021年11月1日~2023年2月1日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的80例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验证集验证列线图模型。临床主要结局包括4种可在90 d内发生的局部并发症:再次手术、感染、手术后72 h内需要输注≥4单位红细胞的出血和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变量包括术前变量: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初诊断、麻醉类型、血清白蛋白、血脂、骨质疏松、血红蛋白(Hb)、体表面积(BSA)和年龄调整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评分,术中变量: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最低心率、最低平均动脉压(MAP)和估计术中失血量(EIBL)。采用单因素COX和多因素COX回归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并开发列线图。使用Harrell一致性指数(C指数)、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的性能。结果使用单因素COX分析对收集的17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6个系数为非零的潜在预测因子:ASA分级、血清白蛋白、EIBL、止血带使用时间、ACCI评分和手术时间(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有4个系数为非零的潜在预测因子:ASA分级、EIBL、止血带使用时间、ACCI评分(P<0.05)。列线图模型共纳入了4个显著的预后因素:ACCI评分、ASA分级、止血带使用时间和EIBL。该模型表现出良好的判别力,在训练集中,C指数为0.819;在验证集中,C指数仍高达0.751[95%CI=(0.597,0.885)]。训练集的AUC为0.868,验证集的AUC高达0.779。列线图显示EIBL和止血带使用时间的贡献最大,其次是ASA分级和ACCI评分。在列线图中,这些变量的每个子类型都被分配了分数到点刻度。在训练集中,列线图的C指数为0.829[95%CI=(0.626,0.812)]。结论本研究开发并验证了一种新颖的列线图,该列线图可以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远期并发症进行个体预测。这种实用工具可以方便地用于估计个体风险,并帮助临床医生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