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出口贸易质量
技术含量
全球价值链位置
贸易条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制造业出口贸易额不断攀升,但出口技术含量偏低,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锁定状态,贸易条件呈现恶化趁势。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及国际贸易摩擦加剧,提升制造业出口贸易质量十分迫切。中国的对外开放进程、工业化进程及城市化进程,此三者的历史演进具有高度的耦合性,因此,从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的视角探讨城乡收入差距对制造业出口贸易质量的影响,有助于厘清中国对外开放、工业化及城市化三者的相互作用。
首先,本文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制造业出口贸易质量的机制展开分析。从供给视角看,城乡收入差距会通过影响劳动力质量而对制造业出口贸易质量产生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会刺激收入较低的农村居民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跃升”,从而提高社会劳动力质量,促进制造业出口贸易质量提升;但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会抑制农村居民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与能力,同时城市居民因为享有天生的“城市红利”而缺乏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热情,从而会降低全社会的劳动力供给质量,阻碍制造业企业开展创新,最终对出口贸易质量的提升形成负面作用。从需求视角来看,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影响本地市场需求进而影响制造业出口贸易质量。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使得全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不利于市场规模扩张;另一方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镇居民对高质量商品的需求增加,激励制造业企业对产品和技术进行创新,进而提高出口贸易质量;随着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则会抑制高收入群体的扩大,农村居民的收入被锁定在较低水平,并进而抑制高质量产品的市场需求,不利于制造业企业出口贸易质量的提升。
其次,根据对中国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发展水平的统计观测,中国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向趋同,但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差异。制造业出口贸易质量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度量:出口技术含量、全球价值链位置、贸易条件。基于WIOD投入产出数据和生产工序,测算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含量和全球价值链位置,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出口全部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均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但制造业出口技术含量整体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且国内技术含量的国际排名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国内技术含量都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变化趋势为轻微波动的下降趋势,且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下游,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基于价格贸易条件的计算,中国贸易条件呈现不断恶化趋势,与世界及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最后,运用面板数据对城乡收入差距和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含量、全球价值链位置及贸易条件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城乡收入差距与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拐点大致出现在城乡泰尔指数为0.141处,目前我国整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位于倒“U”型拐点的左边,即在短期内城乡收入差距的适度扩大会促进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而在长期内则会阻碍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2)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显著抑制了制造业企业出口全球价值链位置,且阻碍效果存在贸易方式、地区、所有制和技术水平间的差异化;(3)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显著抑制了制造业企业贸易条件的改善;(4)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降低本地市场需求,阻碍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而本地市场需求增长以及劳动力质量提高会带动制造业企业出口贸易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