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贸易政策
产业政策
回归模型
摘要:
按照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整体建设发展战略规划,把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辐射东北亚的对外开放战略要地、物流交通的枢纽,是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建设的核心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尤其是在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融合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在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实现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高度融合,对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界定了贸易政策、产业政策以及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融合的内涵的基础上,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新贸易理论和产业政策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对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现行的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现行的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客观分析,通过建立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融合的理论模型深入分析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互动机理,对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融合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总结;通过对黑龙江省2001~2018年对外贸易与产值的数据资料,计算得出了黑龙江省进口结构变动效应、出口结构变动效应、产业结构变动效应,采用经典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失量自回归分析模型、脉冲响应等方法对变动效应时间序列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刺激产业结构有助于正向影响出口贸易的发展,同时进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完善具有促进作用。由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进口结构变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产业结构变动是出口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在贸易政策层面提出了强化高技术产品进口政策、细化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政策、支持优势产品出口政策、优化通关程序促进贸易便利化政策。在产业政策层面提出了鼓励技术创新政策、向优势产业倾斜政策、外贸导向型政策、强化市场功能政策。在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融合层面提出了建立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机构、完善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机制、加强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融合的动态监管、健全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融合的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