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一章是简介,笔者介绍了该研究的背景,埃塞俄比亚——这个充满和平和政治安定的非洲之角国家,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当经济增长积极地影响着周边国家时,埃塞俄比亚希望建立对其经济增长有益的地区大环境来实现其发展之梦。埃塞俄比亚一直致力于协调它的发展主动权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因此这项调查的本质是分析埃塞俄比亚在东非国家,主要是其邻国为了提高经济一体化所做的努力,埃塞俄比亚在非洲之角的邻国是南苏丹、肯尼亚、苏丹、索马里、吉布提和厄立特里亚。为此,笔者认为他们自身必须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埃塞俄比亚也需要继续进一步加强其在地区基础设施网络中的努力。反过来这一举措在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地区之一的非洲之角中起到了和平化的作用。一种可能是,这一地区的周边国家如果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那么高速持续的经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基础设施是这些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先决条件。本文提出的问题是,埃塞俄比亚正在通过基础设施网络,最大限度地运用它的力量来稳固这一地区以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在意识到尚处在发育时期的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带来的互惠互利的重要性后,埃塞俄比亚一直想要通过贯彻实施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为其邻国的发展创造有益的环境。因此,埃塞俄比亚通过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努力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这一最初动机正在逐渐增强,并巩固了长期构想以保证埃塞俄比亚的复兴。这一构想的主要观点如下:埃塞而比亚与其邻国有难以割舍的联系,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宗教和相似的历史。因此埃塞俄比亚的任何变化会直接影响它的邻国,反之亦然。埃塞俄比亚认为这些国家间的经济一体化会促进东非地区的互利互惠,这反过来会加速埃塞俄比亚将自己从贫穷中解放出来、建立繁荣的国家的长期梦想的实现。因此自始至终埃塞俄比亚在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上的努力都旨在提高这一地区的高速持续经济增长,而地区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也对其复兴有莫大的帮助。这一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埃塞俄比亚在东非国家、主要是其邻国中为提高经济一体化的努力。在这种情况下,这篇文章叙述了埃塞俄比亚为了建立同邻国长久的联系而在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其中两个主要观点如下:什么是经济一体化,以及东非地区旨在实现经济一体化所做的的努力。经济一体化在地区国家成员中有不同的效果和影响,这也和现实世界中的国家地理有联系。事实上,地区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提高地区成员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特定地区经济联盟的经济一体化的后期也会反过来促使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欧盟成员国的强力机构框架最终使欧盟成员国形成坚固的经济联盟。总地来说,在全球化时代,地区经济一体化是非常重要的,全球的经济竞争中亟需议价能力来有效实现优势最大化和劣势最小化。这会帮助国家分担一部分重担也会降低乃至最小化他们的交易成本。就东非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的努力,相对来说,东非国家(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在互相间的沟通交流来说比非洲之角上的国家做的更好。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非洲之角的国家在1986年建立了叫做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的机构,这一机构现在有埃塞俄比亚,苏丹,肯尼亚,南苏丹,吉布提,索马里,乌干达和厄立特里亚。这一组织的建立是为了提高邻国间的联系,和平解决冲突,促进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因此,东非特别是非洲之角的国家的基础设施总体来说仍然落后,缺少充足的资金和可靠的和平、安全环境,这是成员国之间实现有效的基础设施联系所面临的首要挑战。当然,相对而言,尽管它们13个国家之间并没有全面协议,但东非国家却比非洲之角的国家有更好的基础设施。第三章的主题是埃塞俄比亚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努力,就交通运输来说,埃塞俄比亚和外界联系的主要途径是陆路。首先,连接埃塞俄比亚和苏丹的道路——这两个国家的协议提高了地区一体化,因为陆路交通对两国来说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石。两国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修通了三条道路。第一条是Azezo-Metema公路项目,长962公里,还有Gelabatedadif公路也连接两国。公路的建设标准依据的是国际高速公路标准,而且这对两国来说都很重要。第二条公路是Gondar-Humera,长1020公里。这条公路有980公里是高速公路标准和40公里非高速公路标准。第三条公路是长821公里的Assosa—Kurmuk公路,也是按照国际高速公路的标准修建而成的。第二,连接埃塞俄比亚的斯亚贝巴到莫亚雷和肯尼亚蒙巴萨岛、内罗毕的公路长达905公里。这条公路是按照国际高速公路的标准修建的。公路的主干连接了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这条高速公路不仅连接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主干道路,还连接了东非10000公里长的从埃及开罗到南非的纵贯非洲的公路。第三,埃塞俄比亚还有一条到吉布提的长850千米的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