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黄土高原
林分类型
华北落叶松
碳密度
气候因子
摘要:
为探索气候变化下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人工林的固碳功能,以晋北3种林分类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树木年轮法和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法分析不同林分类型华北落叶松生物量碳分布特征,并解析华北落叶松乔木层及其各器官碳密度年增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分间华北落叶松碳密度年增量年际变化基本一致,其中华北落叶松-柠条混交林的碳密度增加最快,从2002年的1.11 t/hm^(2)增加到2022年的44.74 t/hm^(2).华北落叶松不同器官碳密度分布格局随林龄变化显著,幼龄林时期树枝对华北落叶松碳密度年增量的贡献最大,随着林龄的增加,树干和树根占比逐渐增大.不同林分类型华北落叶松碳密度年增量与上年7月和当年7-8月的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与12月降水呈显著负相关;而与上年7月及当年7-8月平均气温和月均最高温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3月的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气候因子对华北落叶松纯林碳密度的影响显著高于两种混交林.另外,随机森林结果表明气候因子对华北落叶松不同器官碳密度年增量的相对重要性的差异显著.综上所述,华北落叶松碳密度增量受温度与降水共同影响,其中温度的影响更显著;在未来该地区暖干化的气候变化趋势下,华北落叶松的固碳潜力可能会降低,而混交可以有效缓解气候因子对华北落叶松固碳速率的限制,是气候变化下提高碳储量、增加植被固碳能力的有效手段.(图7表2参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