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3
炎症
细胞凋亡
条件性基因敲除
小鼠
摘要:
目的 构建早期生长反应因子3(Egr3)基因敲除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探讨Egr3对主动脉组织炎症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Egr3^(fl/fl)和Egr3^((fl/fl, Cdh5-cre))小鼠各16只,体质量16.2~23.5 g,将Egr3^(fl/fl)小鼠分为对照组(常规饲料喂养12周)、模型组(注射PCSK9腺相关病毒载体AAV8-PCSK9并高脂饲料喂养12周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各8只,将Egr3^((fl/fl, Cdh5-cre))小鼠分为Egr3^(-/-)组(他莫昔芬注射诱导Egr3基因敲除并常规饲料喂养12周)、Egr3^(-/-)+模型组(他莫昔芬注射诱导Egr3基因敲除后注射AAV8-PCSK9并高脂饲料喂养12周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各8只。4组小鼠饲料喂养期间每周称体质量,造模2、4、8、12周时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造模12周时采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情况,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并计算主动脉斑块面积百分比,采用TUNEL法检测主动脉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组织Egr3、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随造模时间延长,4组体质量有逐渐增高趋势。造模2、4、8周时对照组、Egr3^(-/-)组血糖、TC、TG、LDL-C、HDL-C水平均无明显变化;模型组、Egr3^(-/-)+模型组血糖、TC、TG、LDL-C水平均逐渐升高,HDL-C水平均逐渐降低。造模12周时4组体质量、血糖、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867~185.639,P均<0.05)。模型组、Egr3^(-/-)+模型组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Egr3^(-/-)+模型组高于Egr3^(-/-)组(P<0.05);模型组、Egr3^(-/-)+模型组血糖、TC、TG、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gr3^(-/-)组(P<0.05),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gr3^(-/-)组(P<0.05);模型组血糖、TC、TG、LDL-C水平均高于Egr3^(-/-)+模型组(P<0.05)。对照组主动脉管腔结构较完整,管壁厚度不均,部分内膜细胞肿胀脱落,中膜少量脂质沉积;模型组主动脉结构紊乱,部分弹性纤维肿胀,泡沫细胞增多,内膜增厚形成纤维帽;Egr3^(-/-)组主动脉管腔结构较完整,管壁厚度较均匀,中膜脂质沉积较对照组减少;Egr3^(-/-)+模型组主动脉结构较完整,内膜无明显纤维斑块沉积,中膜脂质沉积及泡沫细胞较模型组减少。Egr3^(-/-)组、对照组、Egr3^(-/-)+模型组、模型组主动脉斑块面积百分比[(1.13±0.30)%、(4.38±1.12)%、(7.64±0.34)%、(9.32±1.39)%]逐渐增大(F=61.662,P<0.001),主动脉组织细胞凋亡率[(2.28±0.45)%、(29.35±4.94)%、(36.83±5.33)%、(57.10±3.48)%]逐渐升高(F=141.271,P<0.001)。4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及主动脉组织Egr3、Bax、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927~639.612,P均<0.05)。模型组、Egr3^(-/-)+模型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gr3^(-/-)组(P<0.05),模型组均高于Egr3^(-/-)+模型组(P<0.05)。Egr3^(-/-)组、Egr3^(-/-)+模型组、对照组、模型组主动脉组织Egr3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P<0.05);模型组、Egr3^(-/-)+模型组主动脉组织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Egr3^(-/-)组(P<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Egr3^(-/-)组(P<0.05);模型组主动脉组织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Egr3^(-/-)+模型组(P<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Egr3^(-/-)+模型组(P<0.05)。结论 Egr3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组织中表达上调,敲除Egr3基因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能与抑制主动脉组织炎症和细胞凋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