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临床疗效
总胆红素
凝血酶原时间
摘要: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采取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乙型肝炎病毒学[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生存质量。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3.33%)显著比对照组(70.00%)更高(P<0.05)。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显著比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21.17±5.34)μmol/L、(59.94±9.25)U/L、(57.90±6.41)U/L低于对照组的(26.48±6.92)μmol/L、(70.21±8.70)U/L、(68.01±7.53)U/L(P<0.05)。凝血酶原时间、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显著比治疗前更优,且观察组(19.92±1.08)s、(73.46±12.09)%、(6.40±0.70)g/L优于对照组的(21.84±1.57)s、(65.10±11.91)%、(7.32±0.81)g/L(P<0.05)。两组治疗后HBeAb水平显著比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11.40±1.37)S/CO低于对照组的(12.50±2.49)S/CO(P<0.05);两组治疗前后HBsAg、HBeAg水平组间组内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疲乏状态、睡眠、社交质量、健康总体测评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显著比治疗前更高,且观察组(59.52±3.06)、(57.76±2.18)、(63.80±3.37)、(60.36±2.17)分高于对照组的(52.90±4.86)、(51.54±3.09)、(56.15±5.76)、(54.89±3.01)分(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够提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能与其能够改善患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等机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