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体表寄生蚤
物种多样性
小型兽类
群落结构
分布格局
摘要:
目的了解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禄劝县)小型兽类(小兽)体表寄生蚤的组成和分布,摸清其蚤类群落结构及分布状况,为探讨禄劝县是否存在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等蚤传疾病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禄劝县辖区海拔1000~3700 m区间,按每间隔500 m划分1个海拔梯度带(海拔带),共划分为6个海拔带,选取不同海拔带中的居民区、农耕区和林区3种不同生境进行小兽体表寄生蚤调查取样,采用形态学分类法鉴定种类。所获数据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整理统计采用Excel 2010、SPSS 21.0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捕获小兽408只,获体表寄生蚤259匹,隶属6科15属19种。小兽体表平均染蚤率为25.49%,不同小兽体表染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16,P<0.01);小兽平均蚤指数为0.63;优势蚤种为方叶栉眼蚤和特新蚤指名亚种,不同生境和海拔的优势蚤种分布存在差异。3种生境中,居民区小兽染蚤率和蚤指数均最高;林区小兽染蚤率次之,蚤指数最低;农耕区染蚤率最低,蚤指数次之;不同生境小兽体表染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52,P=0.217)。不同海拔带小兽体表染蚤率在7.69%~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14,P<0.001),蚤指数为0.09~1.24。小兽体表寄生蚤物种丰富度和数量分布呈随海拔升高逐步增加的趋势;多样性指数在0.544~1.712,并随海拔带Ⅰ~Ⅲ带逐步升高后下降,Ⅳ海拔带降至最低后,在Ⅴ带升为最高,Ⅵ带又逐步降低;均匀度与多样性变化趋势一致,优势度则相反,呈现随不同海拔带生境异质变化而变化的分布格局。3种生境多样性指数为0.681~1.591,以农耕区最高,林区次之,居民区最低;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其他指标的变化趋势与海拔的基本相似。结论禄劝县小兽体表寄生蚤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存在云南家鼠、野鼠两型鼠疫主要媒介印鼠客蚤和特新蚤指名亚种,并存在其他多种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的媒介蚤类,为鼠疫等疾病自然疫源地的存在及疾病的流行传播提供了媒介条件,应加强鼠疫等鼠源疾病的监测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