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中国珍稀濒危植物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在大别山区的种群结构及动态变化特征,为银缕梅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地调查方法,对分布区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研。采用以径级替代龄级的方法对银缕梅种群年龄结构进行分析,并据此绘制了静态生命表以及种群存活曲线图。同时,运用种群动态变化指数以及时间序列模型,对种群的动态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结果】1)银缕梅种群的年龄结构呈现出纺锤状分布特征;2)种群动态指数在相邻龄级间存在一定的波动,其中种群年龄结构的数量变化动态指数(population dynamic index,Vpi)与考虑外部干扰时的种群年龄结构的数量动态变化指数(population dynamic index of random disturbance,V'pi)均保持正值,表明该种群目前处于增长状态,但局部龄级间存在衰退迹象,显示出种群增长力较弱,对外界干扰较敏感;3)随着龄级的递增,银缕梅种群的存活个体数与个体预期寿命在经历小幅波动后逐渐降低,而死亡率和灭绝率则相应上升,其存活曲线逐渐逼近Deevey-Ⅱ型;4)经过2、4、6个龄级的时间跨度,幼龄个体数量有所减少,而中老年个体数量在经历小幅增加后亦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幼龄苗木的自我更新能力欠缺,种群面临规模缩减和衰退的潜在风险。【结论】银缕梅种群幼龄个体不足,且对外界干扰敏感,应进一步加强生境保护,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促进群落内种群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