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海拔梯度
马衔山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生态化学计量
摘要:
为探究山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选择马衔山沿海拔梯度的高山草原、亚高山灌丛、高山灌丛、高山草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0~20、20~40 cm层次土壤碳氮磷、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其他理化指标,分析马衔山不同海拔区域景观土壤碳氮磷、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均沿海拔升高呈显著增加趋势,且随土壤深度增加显著降低,表层土壤(0~20 cm)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沿海拔显著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含量沿海拔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深层土壤(20~40 cm)MBC含量沿海拔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亚高山灌丛达到最小值,MBP含量随海拔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并在亚高山灌丛达到最大值;(2)土壤C∶P、C∶N均沿海拔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最大值均出现在高山灌丛(36.16和11.88),表层土壤MBN∶MBP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亚高山灌丛出现最大值(9.16),MBC∶MBN整体沿海拔显著增加,深层土壤MBC∶MBP随海拔升高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亚高山灌丛出现最小值(8.40);(3)土壤pH、电导率、地下生物量等与土壤-微生物碳氮磷及生态化学计量显著相关,pH是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海拔分布格局的关键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