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感染
聚乙二醇干扰素
临床治愈
转归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ylated interferon-α-2b,PEG-IFN-α-2b)的治疗方案获得临床治愈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和相关转归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8月—2023年11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市中心医院接受PEG-IFN-α-2b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初治患者单用PEG-IFN-α-2b治疗,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acid)analogs,NAs]经治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使用PEG-IFN-α-2b治疗,研究终点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转阴伴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疗程<48周)或疗程达到48周.收集基线和研究终点患者一般资料、病毒学指标、血常规、肝功能,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临床治愈的因素.结果 纳入61例慢性HBV感染者,男性39例,女性22例,年龄(39.13±7.53)岁,初治21例,NAs经治40例,基线HBV DNA阳性19例,基线HBsAg为211.30(50.93,2 110.00)IU/mL.研究终点时,34例患者实现临床治愈,PEG-IFN-α-2b中位疗程为25.50周,27例患者未实现临床治愈,疗程均为48周.临床治愈组基线HBsAg水平低于非临床治愈组[78.66(19.54,204.60)IU/mL比2 078.00(442.20,4 237.00)IU/mL,P<0.001].研究终点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基线(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高于基线(P<0.05),但无论基线还是研究终点,2组在血常规、肝功能检查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HBsAg水平是PEG-IFN-α-2b治疗的实现临床治愈的预后因素(OR=0.998;95%CI:0.998~0.999).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基于PEG-IFN-α-2b治疗方案安全性良好,在基线HBsAg低水平的慢性HBV感染者中可获得较高的临床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