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植被绿度
趋势分析
生态系统
摘要:
植被在地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植被及其动态变化对人们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作为表征植被绿度的指标,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来研究植被绿度的变化趋势特征,并对我国2000−2021年植被绿度(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下同)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植被绿度平均值总体呈现出增加趋势,尤其是胡焕庸线东南区域以“显著增加”为主,反映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然而,青藏高原等生态脆弱区的部分区域仍面临退化问题。②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森林和农田植被绿度表现最为突出,分别有82.18%和75.47%的区域绿度“显著增加”,灌丛的植被绿度增幅为66.06%,但部分区域变化有限;草地生态系统面临较大挑战,17.54%的区域绿度下降,需加强草地的精细化管理和生态修复。③在重点区域分析中,内蒙古自治区对全国植被绿度增长贡献度最高(12.9%),与四川省、黑龙江省等4个省份共同贡献了39.1%的全国植被绿度增长。黄河流域和长江经济带的植被绿度“显著增加”,占比超过70%,而青藏高原局部区域植被绿度呈现“显著减少”或“轻微减少”的占比超过15%。这表明我国实施的生态修复政策成效显著,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良好支持,但仍需加强部分区域生态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和保护以巩固生态系统功能和栖息地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