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特征
ARIMA模型
Joinpoint回归模型
安徽省
摘要:
目的 分析安徽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流行特征,为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2—2023年安徽省的丙肝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报告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等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发病率变化趋势。使用SPSS软件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运用专家建模器自动选择最优模型,对2024年安徽省丙肝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2012—2023年安徽省累计报告丙肝病例89 72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34/10万。Joinpoin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12—2019年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12.91%,t=13.58,P<0.01),2019—2023年呈现下降趋势(APC=-5.14%,t=-3.02,P<0.05)。丙肝病例3月份报告最多(8 561例,占9.54%)。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是阜阳市(14 384例,占16.03%)、芜湖市(9 020例,占10.05%)和宿州市(8 841例,占9.85%)。男性45 219例,女性44 503例,男女性别比为1.02∶1;发病年龄多为40岁及以上(77 076例,占85.91%);职业以农民为主(54 970例,占61.27%)。时间序列分析的建模结果为系统自动选择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1,1,0)(0,1,1)模型,预测显示2024年安徽省丙肝病例数(95%CI)为7 634(5 174,10 092)例。结论 2012—2023年安徽省丙肝报告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阜阳等地是高发地区,男性、中老年、农民群体是高发人群。应结合丙肝发病的流行特点,加强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疾病监测和宣传教育。